天津都市网-天津都市门户网站 欢迎您!



天津旧楼区综合提升改造纪实:"老屋"新颜 幸福家园

正有 0 人评论 我来说两句

2015年10月28日 21:34  http://www.tjdushi.com  来源:

天津网 讯 天津日报记者 耿堃 房子都建成60多年了,居民总反映年久失修,今年怎么那么多户开始装修了?一样的小区、一样的户型、相似的楼层、位置,市场波动不大的情况下,几个月的时间,价格怎么差了五十多万元?为什么以前都不好意思让亲家来拜访,现在敞开大门欢迎……打开这一系列问号,一把钥匙就行:旧楼区综合提升改造工程,天津一项连续四年的民心工程。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改善居民居住环境、美化市容市貌,就得拆了旧楼盖新楼?无论从民生还是经济角度来讲,这样的做法都不是最佳选择。怎么办?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重要精神,坚持把改善民计民生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切实增强群众的幸福感,于2011年底作出了对中心城区旧楼区居住功能进行综合提升改造的重大决策,并列入全市民心工程。由市国土房管局综合牵头,17个部门共同参与,成立市、区两级指挥部,统筹协调,强力推动,高效实施,努力打赢民心工程攻坚战。

60年老屋“整容”返春

褚石色的三层小楼、成荫的绿树、漂亮的休闲凳、整齐的绿篱、红红的大枣挂在枝头,这样的居住环境,比钢筋水泥高层建筑的新建小区一点不差。这么漂亮的小区,已经60多岁了!——河东区龙潭路17号院是上世纪50年代建成的单位家属楼,当年也算“高档住房”了。60多年的风风雨雨,房子也逐渐衰老:房顶漏雨,从三楼一直漏到一楼,下水管道堵塞是家常便饭,院子里污水四溢是常态,地面坑洼不平,偷盗现象严重。房龄太长,问题太多,想修,费用不菲。“就漏水的问题,以前说要修好,得每家出6000块钱。钱不少,而且漏水问题主要是影响顶楼住户室内和全楼的楼道,很多居民都不愿意出钱。”小区居民王阿姨说。

今年旧楼改造的工作重点终于是小区内楼房三幢及以下的散片了,龙潭路17号院迎来了“变回20岁”的机会。“要说施工队可真不容易,这楼都60多年了,墙都酥了,‘豆包楼’。你看这墙以前常年都是湿乎乎的,现在好了,不漏水了。”家住小区1号楼2门一楼的邢奶奶指着楼道墙面对记者说。从小区建成,她就住在这里。“还有就是下水管改造,改了之后就不堵了,以前总堵,又臭又脏。”由于是一楼,换下水管,要破坏她家铺了地砖的地面。“这是做好事,我让施工队砸。也没找楼上要补偿。”小区里像邢奶奶这样通情达理的居民很多,就像小区居民冯阿姨所说:“一来大家都是老邻居,二来改造下水道,一楼最受益。这是惠民惠到了老百姓的事,我们当然支持!”

楼道粉刷墙面,维修屋面防水层,外檐排险……30个改造项目,让17号院从花甲老人变身青春偶像。“邻近小区的孩子们都喜欢到我们这来玩,说这里像小花园。”王阿姨骄傲地说。

政府花钱改造,我的房子升值

“就在提升改造刚开始动员的时候,利德公寓一套不到90平方米的两室卖了140万元。几个月后提升改造完成,同样的户型,楼层、朝向都差不多的房子,卖了195万元。”南开区水上公园街红医里社区居委会前主任李平说。

这55万元的差价差在哪?差在清运走的800多车杂物。差在拆除的200多个地锁和400多间违章建筑。差在一个又大又漂亮的中心花园。差在一座投资百万元建成的二层非机动车存车楼。差在372个规划整齐的机动车停车位。差在重新粉刷整修过的楼体。差在重新铺设改造的各种管线。差在几十个监控摄像头和尽责的准物业管理。差在提升改造后,居民爱小区如家的心气。

利德公寓建于上世纪90年代,总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共有13幢居民楼,由八里台大队建设。建成六七年后,自行车棚被私自“瓜分”成小隔间,公共用地被“圈地”建房,绿地变菜地,满眼地锁。小区发了火灾,消防车根本进不去,只能绕到隔壁的单位院里,隔墙“伸手”救援。“当时好多居民都搬走了,说一进小区就头疼。有的居民都不好意思让亲家上门,觉得丢人。”忆当年,李平感慨万分。

“拆违的过程贯穿了利德公寓提升改造的全过程。我们是一边拆一边施工,天天在现场开碰头会。居委会的同志们每天工作都在12小时以上。”一直主抓利德公寓提升改造的南开区房管局副局长边金恒介绍,利德公寓提升改造的经费共在1000万元左右。4年来,市、区两级财政累计投入旧楼区改造专项资金51.7亿元。按照“精打细算不浪费”的要求,有效控制成本,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政府出钱改善了群众的居住条件,房子升值,群众享受到了惠民工程的“实惠”。

惠民工程还得靠群众参与

“虽然我们办的是民心工程,如果没有老百姓的参与,真的不可能有今天的成果。”河北区房管局党委副书记李刚说。

2012年,全市旧楼区综合提升改造工程开始,河北区江都路街如东里、如皋里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可是螃蟹怎么吃,谁心里也没谱。这片小区是1982年建成的大板楼,保温效果差,每到冬天,楼道的窗台上滴水成冰。改造的第一步就是给楼体外墙加保温层。加保温层,就得先拆掉居民窗外的护栏和遮阳罩。“当初让我们安装,说是防盗,现在又让我们拆,小偷来了怎么办?损失谁来担?”居民们的质疑一个接一个。居委会组织楼门长、居民中的党员、志愿者,开动员会,请大家起带头作用。“先拆我的”成为居民中党员的口头禅。住三室的梁奶奶拆掉了三个护栏、四个遮阳罩。“对大伙儿有好处的事,当然得带头。”她也不用担心,现在小区里装了几十个监控摄像头,安装了楼宇对讲门,还有保安进驻,安全系数大大提升。

拆护栏完成,又一道难题挡在前进路上——信报箱放哪?“每幢楼的情况都不同,连安装的位置、面积也不一样,就为这,天天开会到晚上,寻找解决办法。”李刚介绍,“我们请居民们提议:信报箱要装在哪里、选什么样式。最终方案都是居民说了算。”

河西区平江道谊景村小区能顺利完成下水管道更换工作,改造样板楼的居民功不可没。他们敞开自家大门,欢迎还在犹豫的邻居们参观改造效果。换下来的旧下水管就摆在居委会院里:锈得只剩下两三根手指的空间。事实面前,大家不再犹豫。

经过1400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战,中心城区旧楼区提升改造工程圆满结束,2186个无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除列入拆迁改造计划、超出使用年限及历史风貌建筑外)得到综合提升改造,共计6920万平方米,113万户、340万居民直接受益。

近日,市主要领导同志先后两次对旧楼区综合提升改造工程作出批示,认为此项工作收效好,深得民心。

天津这项民心工程,已经在全国创出了影响。今年7月住建部城市建设司领导到天津专题调研旧楼区综合提升改造工作,得出天津的工作定位准确、工程规范、投入小见效大、注重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的四大特点。认为天津为外省市在开展老旧小区整修改造方面提供了学习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住在这样的小区,我觉得特别幸福。”如皋里社区的梁奶奶骄傲地说。

查看所有评论正有(0)人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换一张